首页 > 最新动态 > 典型案例丨罗峰村:发挥村落优势 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
最新动态
典型案例丨罗峰村:发挥村落优势 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
2025-02-282

发挥村落优势

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


古田县城西街道罗峰村

罗峰村全貌

驱车从古田城关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上行20分钟左右就来到城西街道罗峰村。罗峰村地处五华山麓,村域面积约13.5平方公里,产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辅种猕猴桃、水蜜桃、油柰、脐橙等水果,重点发展银耳等食用菌生产。

罗峰村共有党员69人。近年来,罗峰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传统古村落、红色文化和现代观光农业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为古村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探索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罗峰村先后被认定为省级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森林村庄、省级旅游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重点老区基点村。2023年被列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百村千品”挂钩村。



产业振兴

发展特色农业,点燃集体经济“新引擎”


为了发展好乡村产业,罗峰村立足资源优势,聚焦食用菌和水果为主的“2+N”特色产业,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注册成立古田县耀起果蔬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帮助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通过扩大水果果园种植规模,革新水稻种植技术,构筑生态农业综合立体开发模式,开辟强村富民路,点燃集体经济“新引擎”。

据统计,2018年以来,罗峰村总共投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专项资金1037万元,策划推进建设项目14个。2018年,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设猕猴桃观光采摘园60亩,全新开发现代农业体验项目。2021年,700多株猕猴带来收入20万元。随着产量、产值的递增,村财收入逐年增加。

罗峰村大力发展果园经济

2021年,开始种植小西红柿,由村集体与返乡青年魏丽容联营合作创办。小西红柿一年两茬,优质高效栽培,市场价每公斤可卖到30元,并尝试抖音直播带货,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打响“罗峰”小西红柿品牌。

此外,罗峰村还投入资金163万元建成古田银耳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引进福建许小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示范基地,从银耳种植、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销售、银耳文化推广,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生产文化创意产品,推广古田旅游产业,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村财收入可从8万元增加至11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


生态宜居

坚持规划生态整治,大力推进农旅发展


罗峰村村景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罗峰村全面开展了村庄绿化美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擦亮生态底色,做美罗峰乡村振兴山水“文章”。

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罗峰村先后投入资金924万元,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推进“低碳村庄”创建,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推进村庄道路改造硬化和村庄亮化美化绿化,推进风貌品质提升,梯次推进房屋外立面改造,修缮古建筑、古民居,最大限度地保护着这里独特的古村落景观。同时,罗峰村还推进“五个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乡村绿化建设,整治绿化沿村1000多米的河道。深入开展改厕改水,实施户厕改造60多户。

罗峰村房屋立面改造

围绕整治“脏、乱、差”,罗峰村重点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新建建设公园、十亩荷花池、六百多米的瓜果长廊,提升周边的生活环境,还给村民茶余饭后提供了休闲纳凉,强身健体的好去处。

此外,罗峰村还发挥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完善旅游产业布局,大力推进观光农业发展。建设猕猴桃观光采摘园,全新开发现代农业体验项目,丰富农旅发展基础;通过乐趣采摘、农耕体验等,致力构筑休闲生态一日游,逐渐形成特色农业观光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创业,村里别具风格的农家乐、民宿也陆续兴起,罗峰村的农旅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文化赋能

融合发展红色文化,助推古村焕新韵


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罗峰村是“八闽江姐式女英烈”魏雪馨的故乡,是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和闽东北特委的重要交通站、游击队的活动区,是古田最早成立四个党小组之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深藏着许多珍贵的红色遗迹。2019年以来,罗峰村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将原罗峰小学改造成为“魏雪馨烈士事迹展示馆”,被授予“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下基层实践基地”。

魏雪馨烈士公园

罗峰村现存明代古民居7座、清代古民居38座,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建筑数座,按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民居的工作思路,优先将魏雪馨故居、怡云山馆等历史文化价值高的古民居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了荷风小院、下厝厅、罗峰小学等古民居、古建筑,激发内蕴文化动力。罗峰村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目前每年参观访问的人数超过1万人。

怡云山馆古民居

罗峰村依托当地红色文化、古村文化、自然资源等,通过罗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整合了当地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红色文化教育、农耕文化教育、军事文化体验、古民居文化教育、自然教育等优质课程。把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标杆、新样板。同时,罗峰村还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下一步,罗峰村将继续围绕“以文兴旅、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打造省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将罗峰村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研学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古田县乡村振兴促进会

编辑:文剑

审核:申和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