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砺山村,坐落于仙游县度尾镇的东北部,地形两面夹山,腹地穿流秦宅溪,是莆田市十一个少数民族村之一,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花生、蔬菜以及文旦柚等经济作物。近年来,砺山村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与崭新面貌。
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砺山村也荣获了多项荣誉,2004年砺山村被莆田市政府评为回族自治行政村。先后又荣获“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县级文明村”“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大力支持乡村建设 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砺山村坚持以“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统揽全局,始终将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2020年又依托“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契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旅游产业。
已建设完成的项目有:①Y045埔汾线(k9+841~k11+341)公路拓宽改造工程、②仙游县砺山村主干道排水工程、③仙游县砺山村主干道围墙改造工程、④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路灯亮化工程、⑤砺山村回族文化馆建设工程、⑥砺山村八大古民居培英至南潮宫步游道工程、⑦砺山村乡村振兴及村庄规划设计项目、⑧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南潮宫至郭怀故居二期步游道工程、⑨度尾镇砺山村生态旅游停车场工程、⑩仙游县度尾镇砺山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套工程等等。这些项目为了砺山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第一仗,村内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提升。
立足特色产业基础 探寻创新发展策略
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产业兴旺是重点。砺山村自始至终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收外来客商与当地群众合作共赢,建立了 “砺巴寨”、“洪家埔”两大场度尾名优果树文旦柚基地2000多株。并鼓励村民大胆引进台湾高优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食用绿皮甘蔗等经济作物,培育龙头种植大户3家,种植面积达200亩以上。同时,推动了文旦柚赏景采摘“体验游”、现代农业“观光游”“农家乐”等崛起,形成了多元经营产业结构,产业兴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户采摘文旦柚
砺山村发展文旦柚产业
以线串点,形成点——线——面的联动发展,完善基础配套,培育品牌价值,打造高品质特色度假产品。将砺山村打造成为度尾镇周边的度假旅游的首选地。
同时,聚焦砺山村文化旅游产业,提炼石雕艺术,挖掘各项特色项目体系,强化郭怀石雕形象,带动沿线村庄全面振兴,面向镇深化重点项目体验,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服务标准与关联配套,实行文化旅游的全面振兴。
依托乡风文明建设 凝聚乡村振兴能量
砺山村辖5个自然村,回族群众占92%,是个回族群众聚居村。在乡风文明建设上,砺山村积极开展以改陋习、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评议活动,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签订文明协议、推行《村民公约》等方式,大力宣传文明新风。通过开展“文明示范家庭”、“好媳妇”、“十佳平安和谐家庭”的评比工作,树立典型,营造争典型、创示范的氛围,深化乡风文明实践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三治融合”打开乡村治理新局面
砺山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始终将乡村维稳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有效地开展综治平安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老人协会等作用,加强对移风易俗活动的推广,利用宗族祠堂开展文明家风家教宣传,培育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三是开展敬老活动,每年对七十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砺山村不断优化软硬环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砺山村定期开展乡风文明、综治平安等宣传活动
挖掘乡村发展潜力 携手共创富裕之路
为实现共同富裕,砺山村在增收渠道上激活乡村之“源”。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改善砺山村办学条件和环境,持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培养造就新时期农村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 END●
来源 | 综合清新度尾等
编辑 | 刘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