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典型案例丨澳角村:耕海牧渔兴产业 渔旅融合促振兴
最新动态
典型案例丨澳角村:耕海牧渔兴产业 渔旅融合促振兴
2024-10-255


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


耕海牧渔兴产业

    渔旅融合促振兴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角村考察,在村内码头察看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来源:人民日报)


陈城镇澳角村位于东山县东南突出部,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渔业发展良好的生态旅游渔村。多年来,澳角村凭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微商、乡村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

澳角村致力打造“海味党建、号角先锋”,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力建设旅游电商一条街、兴海大道改造、渔家文化休闲广场,重点打造澳角电商品牌,积极推动“互联网e+”,带动渔村乡村旅游、电商等多行业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23年,澳角村村集体收入17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万元,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渔村等荣誉。

从木船到钢船

耕海牧渔做好产业发展“海”文章


澳角村三面临海,是一个以渔业生产发达、自然风光优美而闻名的渔村。拥有海洋资源优势的澳角村,始终牢记嘱托,在耕海牧渔中,走上了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特色振兴路。

早年,澳角渔民讨海靠的还是人力小竹排。闽南人常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曾经的澳角人用一叶扁舟托举起全家的生计,生活异常艰险困苦。

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开启了一场传统渔业现代化转型之旅:率先实行渔业生产责任制,推动传统人力小竹排改为柴油机动力木质渔船;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国家一级渔港,从近海捕捞走向广阔的深远海;成立海上党支部,提供安全生产、海上救助、渔船管控等服务。除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产业也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粗放走向集约。

澳角村渔港一片忙碌景象。人民网 李昌乾摄

走进澳角渔港,几十艘钢质渔船在海面上整齐排列,等待着再次远航的冲锋号角,默默地讲述海边人家勤劳勇敢的耕海故事。   

2006年,在村党支部引领带动下,村民们卖掉木船并向银行贷款,打造了一艘艘钢质渔船。钢船马力足、行航稳、抗风浪能力强,出海捕鱼安全许多,产值也比木船时翻一番。澳角村展开的这场“木改钢”渔船革命,引导渔民将木质渔船升级为钢质渔船,拓展远洋捕捞,勇敢闯海致富。村民们不仅住进了楼房,还开起了小车,幸福感越来越高。

在澳角村,海鲜刚“登陆”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购。人民网 李昌乾摄

全村现有大马力钢质渔船上百艘,对虾、海带、紫菜养殖基地10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数十家,“海上粮仓”越发丰盈。2023年,澳角村海洋捕捞年产值达3.3亿元,海上养殖年产值约3.7亿元。建设现代化富美渔村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眼下,澳角又有了更大的梦想。目前,当地正在建设国家中心渔港,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以现代科技赋能水产养殖,培育水产种业“芯片”,加快突破养殖技术瓶颈;利用对台区位优势,引进台资台商,为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补链强链;打响澳角水产品牌,着力拓展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

渔网连上互联网

渔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


凭借得天独厚的海岛风光和渔业资源,澳角村还走上渔旅融合发展之路。传统渔耕文明与现代文旅商业在这片热土上碰撞融合,澳角村的干部群众共同谱写着新时代“海洋协奏曲”。

基于传统的渔业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发展需求,澳角村致力带动“村民上岸当主播”,让原生态海鲜“游上”互联网,通过拓宽电商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老百姓钱袋子鼓了起来。

网络主播正在推介当地海鲜加工产品。人民网 李昌乾摄

这些年来,澳角村越来越多渔民上岸当主播,现在全村有117家海鲜电商,电商产业人才达530多人,日均发货量超2000件,去年销售额达3.5亿元。村里还成立了电商党支部,号召村级电商大户、青年电商创业者组建电商产业先锋队,为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青年和外来客商入驻发展提供服务。

随着电商生意越做越红火,村里打造起民宿电商旅游一条街,成了一道独特景观,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昔日小渔村变身“人气网红村”。

正对大海的澳角村电商民宿一条街。人民网 李昌乾摄

乘着文旅热的东风,澳角村依托滨海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渔旅深度融合,先后打造了妈祖文化公园、海上餐厅、海峡艺术馆、电商旅游一条街等旅游项目;配套推出海上观光游艇、近海作业体验船等项目,供游客体验从捕捞、海钓到加工烹煮的全过程;培养发展民宿40多家,共有600多个床位。在国庆黄金周,日平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民宿几乎每天爆满,游艇、餐饮业业主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滨海民宿、海鲜餐饮、海上观光等业态兴起,许多村民返乡创业,端起了“旅游饭碗”。2023年,澳角村社会总产值达15.5亿元。昔日落后的小渔村蝶变为网红打卡地并荣获“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称号。

把“盆景”变风景

打造澳角村生态宜居幸福生活新画卷


澳角村远景

澳角村依托美丽海湾,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生态渔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实现百姓增收。

澳角人向来靠海吃海。有一段时间,近海水产养殖快速发展,一些养殖户为追求数量和规模,在海岸私搭乱盖,垃圾污水直排入海。兴海大道前的这片海域,海带、鲍鱼吊养曾经比比皆是,海面上漂浮着泡沫浮球,沙滩上夹杂着泡沫粒,涨潮时海漂垃圾甚至会冲到村民家门口。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当地推进海湾生态治理,划定禁养区与可养区,引导养殖户有序向可养区集中,用新型环保塑胶网箱、塑料浮球升级替代木质渔排、泡沫浮球等传统养殖设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重建海上生产秩序。同时,当地还建立了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在全岛推行城乡污水一张网收集处理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澳角村新貌

靠“海”发展起来的澳角人在产业转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环境提升的重要性,致力把这片绿水青山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澳角村坚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先后实施入村道路、前江、等主干道路两侧绿化,让绿色蔓延到村庄每一个角落,提升村庄品位。全村种植木麻黄、盆架子、重阳木、中东海枣、三角梅、日日春等花草近18万株,有效美化了村庄环境。规范配套垃圾驿站和车辆,并以年68万元承包给物业管理公司,实行小区管理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澳角村海域整治专项工作队、码头管理小组与“小红帽”青年志愿队,加强日常巡查工作,持续推进海域综合整治工作,为澳角的海更蓝、水更清努力拼搏。 

妈祖文化公园

沙滩宽阔绵长,海水清澈如镜,渔港迂回曲折,海上田园风光独树一帜;古民居、古寺庙与古榕树交相辉映,渔村古朴风情别具一格……如今的澳角,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生态本底重现;人海和谐、富美与共的和美画卷又见。泥路变通途,村容缀绿装。一级渔港道路、旅游公厕、佛祖庙路、海防路等多个民生项目先后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生态绿化工程蔓延到村庄每一个角落,提升村庄品位。

澳角村凭借生态优势与日臻完善的基础配套,先后摘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渔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荣誉。向往诗和远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赚到了旅游钱。


如今的澳角呈现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景象。


来源丨综合人民网、福建日报、东南网等
编辑丨杨永文
审核丨申和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