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长村航拍图
长汀县铁长乡铁长村地处龙岩长汀县城北部,距长汀县城15公里,是铁长乡集镇所在地。近年来,铁长村围绕上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以党建富民强村“十百千”行动为抓手,明确“生态共富·绿盈铁长”的发展定位,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禀赋,打造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酒、茶、水产业;坚持村企联建,推进产村融合高质量发展,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铁长村先后获评“省级旅游村”“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等荣誉称号,2023年列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百村千品”挂钩村。
探索产业兴旺新路子
村企联建产村融合 构建村财增收新渠道
近年来,铁长村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坚持做好竹业、台湾高山茶、白莲种植三大产业,培育现代特色农产品。铁长村党支部深化与企业合作,发挥企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村财增收。2023年实现村财收入21.8万元。
铁长村生态茶园
泳绿生态茶园坐落于铁长村齐子岭,面积近800亩,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茶园茶叶香高悠长,味甘鲜爽。近年来,茶园致富不忘乡亲,坚持采茶、制茶等用工全部聘用本村村民,同时围绕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公司+脱贫户”的模式,扩大茶叶产能。在上级的支持下,去年铁长村与长汀县元道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投资发展茶叶加工项目,取得了良好效益,不仅使村财收入增加7000多元,还带动10户脱贫户参与务工,每户增收3000余元。
坐落于铁长村的长汀县汀江源山泉水厂,总投资800万元,年生产桶装水30万桶、手抓瓶山泉水200万瓶。铁长村投资入股水厂30万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还可安排20名村民就业。水厂成为铁长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平台。
汀江源饮用水厂
铁长村积极推动农旅融合、茶旅融合,通过利用台企资源、历史底蕴、生态优势,打造茶山竹海、茶文化研学馆等一批旅游景点。
铁长村党支部发挥资源优势,深化与茶企合作。泳绿公司主动参与到“茶文化”项目中来,以茶产业为支撑,以茶文化为载体,由村部提供场地,将闲置的老电影院改建成“茶文化研学馆”,把高山茶园打造成集种茶、采茶、观茶、品茶、售茶于一体,让游客观光旅游的同时,还能体验制茶整个流程。
铁长村党支部依托本地优质的自然环境,积极探索“党建+民宿”发展新模式,依托茶、竹产业及文化,通过“党支部+企业”示范引领,开发高山茶园休闲旅游项目,在高山茶园新建民宿3栋,已分片套种红枫、福建山樱花、紫薇等树种,让游客四季到茶山都可以观赏到茶山花海,由点到面打造民宿党建示范点。铁长村与龙岩市台清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签订长汀县茶山竹海民宿项目投资合同,投资35万元,村财收入每年可增加2.1万元,该项目还提供了8个就业岗位。
茶山竹海民宿
铁长村发挥优质生态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打造“绿盈铁长·生态共富”党建引领生态产业发展的示范品牌,围绕茶、酒产业,由支部书记带头成立米酒专业合作社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五统一”生产模式,共计带动40余户村民参与酿酒和茶叶种植,户均增收1万元每年。
成立米酒专业合作社
铁长村还?深化铁长村党支部、铁长米酒专业合作社及金禾谷酒厂的三方合作,生产“汀州1929”系列米酒产品。
打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主攻村容村貌改善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铁长村一角
一到长汀县铁长村茶山,满眼只见茶山翠绿,清风徐徐,茶香醉人采茶工人们,手挎茶篮、穿梭于茶林之中采茶。在铁长村内,一群长尾燕溪畔嬉戏觅食。近年来,随着铁长村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铁长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吸引众多鸟类栖息,正成为“鸟的天堂”。
近年来,铁长村坚持将村庄面貌改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直观展示,结合开展“两治一拆”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原则,逐村开展“两治一拆”专项整治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铁长村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保问题,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针对铁长村特点,铁长村着重整治集镇街道环境。突出整治乱堆乱放,挤占街道,环境卫生等。同时,通过完善垃圾定点投放制度,配齐垃圾桶,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切实整治好农村的生活垃圾、畜禽废弃物、沟壑的污染物,以及农村旱厕的改造。
围绕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铁长村在全村范围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打造垃圾分类兑换积分超市,组织各村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并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制定完善评比机制、奖惩措施并纳入村规民约,推动垃圾分类转变为村民的生活习惯。
为了加强对铁长河流域水体治理,铁长村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健全完善巡查巡防管理机制,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
来源:长汀县乡村振兴促进会
编辑:文剑
审核: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