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彭家洋村全景图
在福安市坂中乡彭家洋村,独具畲族特色的“双凤朝阳”山门石牌坊映入眼帘,占地两千多平米带有休闲回廊的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四周绿树成荫,白墙黛瓦,有樱花谷、观赏池,微风挟裹着泥土的芬芳,仿佛眼前是一幅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图。
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彭家洋村,位于福安市城区西部,全村畲族村民人口占73%。彭家洋村曾经是省定贫困村、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村庄,以及福建省、宁德市和福安市三级扶贫“两会”的挂钩村。
近年来,彭家洋村坚持党建引领,在强化组织堡垒、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人居环境整治、农旅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引导畲汉同心共谋发展,由原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2021年村财收入达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5600多元,增长到2021年的2.17万元。
彭家洋村先后获得“福建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国家级森林村庄”“宁德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列为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百村千品”挂钩村。
樱花树下套种菌类
近年来,彭家洋村紧扣发展经济主题,探索“生态+”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村党支部牵头下,成立仙岫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新型水蜜桃、糖蔗等种植项目,在樱花树下套种食用菌,积极引导种植户抱团发展,化“单打独斗”为“合力攻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和就业方式,受益的村民实现户均年增收1.7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8.7万元。仙岫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宁德市评为产业扶贫龙头组织,吸引周边乡镇前来“取经”。同时,彭家洋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复垦撂荒地38亩种植牛奶草、苍山子等畲药,探索畲药、畲医、食疗、康养等产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带动村财村民增收。
彭家洋继续完善文化体育广场的建设,引进樱花,发展果树、养鱼等项目,建设村委楼前的生态景观园、观光池、泄洪管,为该村发展生态旅游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还将结合在仙岫山顶峰环山处的观景台,在仙岭头自然村兴建“畲乡农家乐”,发展游畲乡、听畲歌、吃畲家饭、“农家乐”旅游业;结合休闲旅游业,发展生态优质水果,并积极扶持茶叶生产与加工的村主导产业。
彭家洋畲家电商
10余年前,人们对彭家洋村的印象还是脏乱差,村民养猪的养猪,污水横流、村民房前屋后垃圾随处可见,恶臭难闻。经过多次商议后,彭家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下决心要改变村容村貌,首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整治。
彭家洋村围绕“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五项重点任务,抓好生活环境整治,做到了村容整洁、干净;以“三整治、三提升”为建设标准,整治旧房裸房、生活环境和农村污水,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管理水平,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示范村。
彭家洋村貌
与此同时,彭家洋村创新村级治理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制定“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先锋队”四级包责任区制度。经过四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及全体党员群众的不懈努力,村里修建了垃圾焚化炉,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配备干湿垃圾分类小桶;修建了污水净化池,净化污水排放;采取个性化外墙装饰,推行屋顶“平改坡”;推进危旧房改造,清理房前屋后违章搭盖;积极倡导“森林村庄建设”的理念,实施村主干道路绿化工程、中心村樱花观光园和庭院绿化工程、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工程、乡村生态景观项目工程以及创建省级森林村庄等一大批森林生态景观绿化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彭家洋村植物景观
经过整治后,彭家洋村菜地翻修成了公园,春天到处花团锦簇;臭水沟变成了观光渠,一尾尾鲤鱼游弋其中。村民在新建的民族文化广场里引种樱花、梅花、紫薇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彭家洋村立足本村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三个一”形式将基层党建与民族交流交融相结合,即建强一个党组织、培育一支民族工作骨干队伍、打造一项民族团结品牌;将“互帮互助”“守望家园”写进村规民约,用互融互助文化滋养民族团结之花。同时,积极组织“二月二”“三月三”等畲族文化节、举办畲歌对唱、畲族婚嫁、传统社戏等打造特色文化精品,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交流,推动畲汉同心、团结融合发展进步。
彭家洋仙岫山风光
彭家洋村风景秀丽,有“仙岫晴云”和“铜冠双松”景点,福安至周宁、政和以及浙西的千年古道穿村而过。彭家洋村瞄准这一优势,统筹整合资金,建设带有休闲回廊的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象征民族团结的石牌坊,因地制宜种植400多株金丝楠木等名树,引种樱花、美国红火箭紫薇花等观光植物,致力打造畲村特色的美丽家园。
彭家洋村以畲族文化为载体,发挥民族文化人才优势,积极打造畲族文化传承基地。充分利用民族团结文化广场,举办畲族民歌对唱会,开展畲族婚嫁、祭祖表演、“山哈大席”、民族文艺舞蹈表演等具有畲族特色的风情旅游文化活动,加快畲族文化活动成为美丽畲寨重要旅游文化标签,培育旅游新景点,增强对游客吸引力。
彭家洋村文化活动
同时,通过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农业观光亲子体验基地、畲家农庄等配套设施满足游客游玩需求,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促进村财年增收10万元,实现党建工作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双促进、双提升。
彭家洋山门
下一步,彭家洋村将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与近郊旅游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进一步打造民族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福穆线至彭家洋道路提质升级,推动自行车骑行驿站建设;发展以高山菌菇、畲药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拓展近郊旅游新业态,推动畲家农庄三期、烧烤园建设,开设民族团结、仙岫晴云等旅游路线,进一步丰富彭家洋村近郊旅游新模式。
来源:福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
编辑:文剑
审核:申和